close

離開「怒蘇哩」農家樂之後,在事先毫無心理準備的狀況下突然被帶到知子羅村來。經阿娜簡單的介紹才知道這是一座廢城。廢城?是鬼城嗎?我心中一團疑惑。

曾拜訪過不少美國西部的鬼城,這些鬼城都是18~19世紀時因為附近發現金礦而掀起過淘金熱潮,都曾風光過一時,但在金礦枯竭後便遭到遺棄,成了空無一人的鬼域,整個城鎮任其荒廢,最後都淹沒在黃沙雜草之中。過了一個多世紀之後,被一些有生意頭腦之人看中,將之重新整頓,以見證西部歷史與往日懷舊為訴求,將這些昔日的鬼城一一轉變成觀光的熱門景點。難道,眼前這個知子羅村也是如此嗎?


知子羅村座落在碧羅雪山,海拔約2000公尺的山腰上,眼前所面對的是正處在迷朦山嵐裡的高黎貢山。

步下遊覽車,繼續聽阿娜的介紹。我需要有個人為我指點迷津,瞭解這其中生動曲折的故事。

知子羅村,位於福貢縣匹河怒族鄉,距離150的「怒蘇哩」不太遠。這個地方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在1954~1974年之間原是怒江州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全怒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後來由於地狹人稠,交通不便,州政府便遷移到瀘水縣的六庫鎮,但知子羅仍是碧江縣的縣治。80年代,碧江縣境內的山坡地因連續的大暴雨而造成多起土石流事件,一位工程師斬釘截鐵地堅持整個縣城(知子羅)終將被土石流所淹沒,甚至整個縣城會滑入怒江裡去,1986年底,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了碧江縣制,將整個縣的人口和土地分別劃給了瀘水、福貢兩縣,碧江縣府人員也全部撤離,一個縣城也就如此永遠的從地圖上消失了。於是,從一個原本是縣治的地位頓時降格為一個小小的村公所。如今,知子羅村依然存在,卻只是一個蕭條的農村。

隨著大伙逐步靠近這個村子。廢城,是外界對知子羅常用的稱呼,但它並不是個無人居住荒蕪的鬼城。才走進村子口,就看見幾位居民在幹活,有的抱著孩子坐在路旁晒著太陽閒聊,還沒到上學年齡的小孩在大街上嬉戲,甚至有一桌麻將方興未艾。這景象,很難和廢城搭在一起。

當初為了防災而撤縣,想必也配合著一連串遷村的行動,或許有些人不願意背井離鄉而留了下來,有的則是外鄉人趁人去樓空之際而大舉遷入,占用了一些空屋。不時可以看見一些衣衫襤褸的村民住在曾經是個偉岸的行政大樓裡,雞群和豬隻在各個辦公室之間穿梭,給我一種極大的反差,非常突兀而且極不合常理。一個老婆婆坐在一棟大樓的台階下晒太陽,身後四、五層高的大樓只蓋好了大樓主體,磚造的樓牆尚未敷上水泥就被遺棄了,那一排大樓牆面有三~四十公尺寬,開了好多扇門,但只有老婆婆身後的那間房子裡有人居住的樣子,其餘的都是空蕩蕩的。


廢城,這是外界對知子羅常用的稱呼,但它卻是個有人居住的地方。


村子口幾株柳樹,樹下有村民在哂太陽,這廢城可不是個空城。


圍在一起打麻將,可能是這個對外交通極為不便的村子唯一的娛樂。


村子的大街,曾經是州政府的機關大道,現在只有幾位稚童在其間追逐嬉鬧。


一位坐在一棟大樓台階下晒太陽的老婆婆以單手遮陽,以奇怪的神情望著我們,不知我們來這到底幹嘛?說實在,我也不懂,我來這幹嘛?

一眨眼,十幾年就如此的晃了過去,會導致滅村的土石流始終沒有發生,但這些文革前後留下來的建築,在缺乏經費維修的狀況下一一荒廢,殘破的景象比比皆是,有點觸目驚心。八角樓恐怕是其中狀況保存得最好的一棟,上樓的階梯還算乾淨,屋頂上的青瓦還完好如初,樓上周圍的鐵欄杆也都還完整,屋簷下還拉有節慶使用的彩帶。聽說,撤縣時,這座特地從大理請工匠過來打造的新建築是準備作為縣城的圖書館,才竣工不久,還沒來得及放進一本書,就如此擱置下來。如今空空蕩蕩的,倒是門牆上毛澤東的題字還算清晰,紅色油漆尚未完全剝落:左邊一句「提高警惕 保衛祖國」,右邊一句「中華人民共和國 各民族團結起來」,這兩句不但在字數上不平衡,在意境上也互不搭嘎的口號,不知為何竟被人像「對聯」一般的拼放在門牆上。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毛澤東的墨跡,我站在樓前端詳甚久。八角樓旁應該是所小學,校舍前廣場的旗竿上還掛著五星旗,灰黑的水泥牆上有兩個清晰可辨的毛澤東肖像,兩句像是「文革」時慣用的口號置於毛澤東肖像的兩側:「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兩句應該還蠻適合當前大陸的政治氛圍,不像台灣的「反共抗俄」、「殺豬拔毛」這些都只能當紀念品了。

當年的知子羅就是因為位居半山腰上,城鎮的腹地小,交通不便又容不下太多居民,才把州府的地位讓給了位在江邊又有公路通過的六庫。現在的知子羅,依舊沒有公車,也沒有郵局、電信公司、銀行,而警務室是「做樣子」的,聽說回鄉定居的退休老人必須去山下的鄉信用社,才能領取退休金。一個「會被滅村」的詛咒尚未除去,這人數只剩數百的農村卻逐漸成為觀光客必訪的景點。除了擁有特異的歷史變遷的故事可說之外,這個地方也擁有獨特的風景:八角樓,也叫「望江亭」,是個能夠俯瞰怒江大峽谷的好地點。不禁要問:知子羅的下一步該是何去何從呢?


八角樓,也叫「望江亭」,也是個能俯瞰怒江大峽谷的好地點。


怒江江水由北(上方)向南流,西岸(左岸)便是高黎貢山,東岸即是碧羅雪山。


右手邊的建築是所學校,校舍大部份是閒置著,學生人少,只用了少數幾間教室。


學校外牆上有毛澤東的頭像,第一次,大剌剌的出現在我眼前,我感到很新奇。


不知是否該為知子羅曾作為一座縣城的榮光和現在的淪落而感到遺憾。


這或許曾經是個美麗舒適的小洋房,有個臨街的小陽台,陽台上擺上幾盆鮮花,屋子後晒著雪白的床單。


這位坐在牆頭上,戴著解放軍八角帽的農婦先是請我們吃她自家種的白蘿蔔,不料我們這一吃竟愛不釋“口”欲罷不能,結果用五塊人民幣買下她所有的收成。她正笑嘻嘻的收下這突然自天上掉下來的五塊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k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