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早,只見家明搖搖晃晃地步入旅館大廳,他一手扶著頭痛欲裂的腦袋瓜,一手指著昨晚跟他過不去的團友們,似乎作勢在責怪他們讓他昨晚酒醉,並且當眾大聲宣佈從今起不許任何人在他面前再提起伊拉秀這三個會令他作嘔的字。我看看身邊的人,大家無不相覷苦笑,原來昨晚醉酒的人不在少數。

估計今天就可以抵達丙中洛,途中可觀之處不少,溜索過江、石月亮、怒江第一灣、桃花島等等,相當精彩。

小村市集

離開福貢沒多久就來到一個小村,大清早村子裡剛好有個市集。隔著車窗往下看,那窄窄的街道上一路熙熙攘攘的人群、五顏六色的菜攤雜貨竟充滿誘惑,車上的女士小姐們立刻哇哇大叫要領隊淑惠和阿娜讓大家下去逛逛。阿娜擋不住,於是和眾人約定了上車的時間就放了眾人。


這位老爹身旁有一堆收集來的漂流木,他正費勁地用斧劈柴。這一路過來可發現這一帶的百姓仍以木柴當作主要的家用燃料。


這一家子,好像祖孫三代五口人共同守著一攤白菜攤,日子不好過喲!


走過一個又一個的菜攤,但吸引我的卻是各種面對陌生人相機的反應。這個,左邊的幾個雖然害臊,只是靦腆的笑笑但手上的活卻沒停下來,右邊的三個卻寧可轉過背去不願被人照著……,偏偏我的臉皮厚。


趕早的水果小販還沒吃早飯哩!



兩位趕羊上市集的年青人,請看他兩人手上都拿著弩弓。傈僳族和怒族人都用弩弓打獵,在過去,每家每戶都有用紅栗木或桑木打造的強勁弩弓,現在,這些作好的成品恐怕是觀光客喜歡的souvenir.

怒江溜索

車子又出其不意的停在路旁,待下車後才曉得阿娜要我們瞧一瞧怒江的一項奇觀:用溜索過怒江。抱著看熱鬧的心情興匆匆的下車。果然,這裡好像是個渡口似的,不時的可以看到怒江兩邊的人以溜索來來往往,好不熱鬧,好不有趣。


恕江上的溜索。


怒江峽谷處處懸崖陡壁,萬丈深淵,尤其雨季時江水滔滔如野馬奔騰。但往往兩村隔著江水,遙遙相望,對岸村子的人要想過到這邊來辦個什麼事的或買個什麼東西的,或者,從此岸要到彼岸,若沒有一座長可跨江的大橋,那麼用「溜索」過江最是方便不過的了。在這裡所看到的過溜索,有點像咱們台灣山區裡客家族群常在山谷間用來搬運貨物或載人的「溜籠」。怒江的「溜索」和台灣的「溜籠」兩者都使用鋼索和滑輪,所不同的是在台灣懸掛在鋼索下的通常有個鐵籠的載具,而怒江的就簡單些了。我上網查了一下,怒江上的溜索的方式有兩種,一為「平溜」,一為「陡溜」。「平溜」是指溜索的兩頭一樣高,水平跨越大江。雖說平溜,但由於兩邊岸壁的間距和溜索自身的重量,吊索通常呈凹陷狀,所以還是可以利用一些「位能差」讓自己溜到江心之後再運用雙臂,將自己攀拉到對岸。「陡溜」則有一定的傾斜度,一頭高,一頭低,充分利用「位能差」的優勢滑向對岸,十分輕快。陡溜一般都有兩根,傾斜方向相反,來回都很省力。



在這裡,使用的正是屬於「陡溜」,圖片中很清楚的可以看見兩條綱索。



溜索時,先把滑輪卡在鋼索上,接著把麻繩繞成四股,人坐在竹編簸箕上,用麻繩將簸箕吊在滑輪上,牢牢地兜住身子,腳一蹬地,在滑輪與溜索摩擦發出的「嗡嗡」聲中,就可以飛躍怒江了。



後半程由於鋼索上升,速度因此稍緩,若速度仍嫌快,這時候就得用手握鋼索來刹車。若衝力不足以到彼岸,或煞車過早,有時候還得用臂力將自己拉到端點來。



阿娜面帶微笑,來去自如,增添大家的信心,想嘗試的人就多了。



家明立刻跟上,一樣談笑風聲,悠然自若。



從這個角度看更清楚,一個滑輪勾了兩只竹子所作成的座壂,另有一拫繫在腰間的安全繩。

過溜索是需要勇氣的,當你把生命託付給一根鏽跡斑斑、不太粗的鋼索,當你越過那看一眼都會頭暈目眩的深谷,當你聽到溜索下那震耳欲聾的滾滾江水咆哮聲之時,心中會不由自主的生出幾分怯意。當你看到那些男女老少在江面上自如地飛來飛去,特別是那些大媽帶著孩子,背著山羊肥豬一起「從天而降」時,不能不為他們的勇氣所折服。於是,當阿娜一再對著我們團員喊:「有沒有人願意試試?」大家起先無不是寂靜以對,不得已,阿娜只好以身示範,這才激起群人的勇氣,紛紛去嘗試這難得的經驗。

怒江石月亮

「石月亮」是個途中的景點,只可遠觀而遠不可及的地方。按網路上的記載,它位於高黎貢山脈中段海拔約3300多公尺的山頂上,是一個巨大的山岩因溶蝕作用所形成的空洞,洞深約100公尺,洞寬約50餘公尺,高約60公尺。站在江水的這一邊,遠遠望去,所看到的這個透空的石洞幾成個圓形,無怪乎人們會給它取個「石月亮」這般美麗的名字。觀景台上兩根石柱上,一根寫著:「石月亮」,另一根則寫著:「三江聖地、傈僳之根」,彷彿自開天闢地之始,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話之中,它就已經是傈僳族精神的依託了。



觀景台上的兩根石柱上。



石月亮真是個大自然的奇蹟。



石月亮伴隨著怒江,怒江呵護著石月亮。


觀景台旁的一個民家植了大片的天竺葵,鮮花配上美景。



藍天白雲下的天竺葵。



高黎貢山和天竺葵相伴。

拉木拉當



「拉木拉當」是一家國際青年旅舍,我們在這逗留了一會,在這裡吃中飯。這家旅店門口的招牌這麼寫著:「拉木拉當,一個神靈庇護的村莊A village under the aegis of god.」到大陸沒幾天,但對大陸這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辭己是見怪不怪了。作為怒江峽谷裡的第一家國際青年旅舍,的確是需要一些聳動的宣傳手法才能引人注意,但妙的是,當我回台之後不論我用什麼關鍵字去搜尋,就是無法自網路上將它找出來,google不行,阿里巴巴也不行。




這旅店除提供約50個床位外,還設有中西合璧的小酒吧,並有一個呈現怒族、獨龍族、藏族和傈僳族等民族歷史、文化和習俗的袖珍型的小博物館。



此為這家旅舍為客房所準備的熱水瓶,數大似乎就是美!



牆邊上垂掛的芥菜,準備風乾了好醃製菜乾。此旅舍的設施並沒引起我太多的興趣,倒是這裡處處吊掛的各類醃製品引起我的注意。



因為我這一路上每逢吃飯時最引我垂涎的每每都是桌上的那一盤臘肉。熱騰騰的白米飯,配上一片蒸熟的臘肉,油滋滋的,嚼起來香,有滋味,開胃,真好下飯。


應該是雲南氣候的關係,多風、多日頭、加上冷冽乾燥的空氣,提供了居民醃製、晾曬各類臘肉的最佳氣候條件,似乎家家戶戶一年四季都備有臘肉,不論是什麼肉。從這竹篙上掛著的,姑且先不去看一般常見的五花肉(豬),這兒還有兩隻薰過的鴨隻,遠一點的那隻全黑的豬大腿,老板娘說那是一隻山豬的後腿,掛在兒已經8年了,一直捨不得吃。而在鴨脖子旁,那一包白色的,包紮得緊實的則是將剛宰殺的豬隻身上刮下來的豬油(脂肪)所紮成的。掛在那讓它風乾,待風透了之後,要用時,取下,切它就像切冬瓜糖一般。風乾、醃、臘製是此地儲藏食物的最佳的方法。


一條新掛上去的紅鱒魚。


江邊倒影一。


江邊倒影二。


江邊倒影三。


江邊風光。


吊橋上一輛小貨車正跨過怒江。


瞧阿娜解說得多專注,終於有機會讓各位看到這小姑娘敬業的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k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